形态描述
雌性:体形中等,头部背面和前胸背板密被刻点和细皱。头部背面稍平坦,颜面侧观近乎垂直。头顶较短和较低,稍狭于触角第1节的宽,与颜顶相接触,背面具沟。复眼圆形,突出。下领须细长,第5节长与第3节和第4节之和约等长。前胸背板背面平坦,前缘微凹,后缘宽圆,侧隆线平行。前足基节具刺;各足腹节腹面具小刺,膝叶端部无刺;前足胫节背面除外端距以外无背距,内听器为封闭型,外听器为开放型。后足胫节背面内缘及外缘各具19-25个小刺。前翅甚发达,远超过后足股节端部,Rs脉从R脉中部分出,中部分为两枝。后翅长于前翅。下生殖板短,三角形,端部钝圆。产卵瓣较短,边缘具细钝圆齿。
体绿色。头顶背面赤褐色,颜面除颊部以外褐色,复眼后方、前胸背板具狭纵带、前翅具明显暗点,M脉和Cu脉暗黑色,前足股节和前足胫听器周围具暗黑色斑纹。
体长 ♀ 23-25mm;前胸背板长♀ 6.2-6.5mm;前翅长♀ 35-36mm;后足股节长♀ 21-21.5mm;产卵瓣长7.0mm。
正模 ♀,贵州梵净山,1988. Ⅸ. 22。副模 ♀,四川峨眉山,1985. VIII. 18。
本新种与该属的已知种明显区别在于颜面除颊部外褐色,复眼后方及前胸背板具狭的暗色纵带。前翅具明显暗点,M脉及Cu脉暗黑色。
体绿色。头顶背面赤褐色,颜面除颊部以外褐色,复眼后方、前胸背板具狭纵带、前翅具明显暗点,M脉和Cu脉暗黑色,前足股节和前足胫听器周围具暗黑色斑纹。
体长 ♀ 23-25mm;前胸背板长♀ 6.2-6.5mm;前翅长♀ 35-36mm;后足股节长♀ 21-21.5mm;产卵瓣长7.0mm。
正模 ♀,贵州梵净山,1988. Ⅸ. 22。副模 ♀,四川峨眉山,1985. VIII. 18。
本新种与该属的已知种明显区别在于颜面除颊部外褐色,复眼后方及前胸背板具狭的暗色纵带。前翅具明显暗点,M脉及Cu脉暗黑色。